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渭南:"党支部+"阳光托管模式让贫困户脱贫路上不掉队

    信息发布者:任振晓
    2017-06-13 11:52:05    来源:西部网-陕西新闻网   转载

    西部网讯(陕西广播电视台《陕西新闻联播》记者 杜鹏 孙华林 刘妞)渭南市临渭区故市镇对缺乏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的贫困户,实施“党支部+”的阳光托管模式,通过“爱心托管”和“产业托管”相结合,让贫困户在脱贫路上不掉队。

    这几天,故市镇乔田村贫困老人徐红芳家里,扶贫干部和乡亲们正忙着给她盖房子。徐红芳老人的邻居、党员田定娃马不停蹄地忙活着。

    记者:“房子盖得咋样?”

    临渭区故市镇乔田村贫困户徐红芳:“(镇上)盖得倭也(很好)。”

    66岁的徐红芳是因病致贫的极贫低保户,没有劳动能力,身边也没亲人照顾,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。村支部找到老人的邻居、党员田定娃,委托他们一家照顾老人,但是起初却遭到田定娃妻子反对。

    托管人、党员田定娃:“我掌柜的(妻子)当时不愿意,掌柜的还嫌木囊(麻烦得很)。就是一般村民,咱也应该照顾一下(她)。咱何况还是个党员呢?”

    最终田定娃做通了妻子的思想工作,经过民主评议,村上和田定娃签订了“爱心托管”协议,委托他代管老人的日常起居、土地耕种等活动。田定娃接管后,第一件事就是利用危房改造补助金给徐红芳老人建新房。

    托管人、党员田定娃:“村上监管咱么,只会管得越来越好些。”

    在故市镇易西村千亩李子园里,75岁贫困户史进喜的四亩果园,即将交给专业合作社托管。因为年老多病,史进喜已经干不动农活了,园子差点荒废。针对像史进喜这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,故市镇实施了“产业托管”模式,引导、鼓励贫困户加入专业合作社,采取租赁加分红的托管办法,使这些贫困户获得收益。

    绿鼎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平侠:“(托管)给我们以后,我们会采用一个统一的管理技术,使你的(李子)品质呀各方面都有所提高,然后使你的收入还有所增加。”

    贫困户史进喜:“一竿子能插到底,把作务呀、销售呀一条龙给咱解决了,那我就放心的给你了。”

    目前故市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84户4426人,在自愿的基础上,都可享受“党支部+”的阳光托管脱贫帮扶。

    渭南市临渭区故市镇党委书记王乐:“将他们的生产资料集中管理起来,将生产投入方式集中管理起来,将通过生产获得的收益集中管理起来,从而让辖区内的这部分困难群众不愁吃、不愁穿,医疗有保障,教育有保证,安全住房有保障。”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